流化床干燥机空气的处理问题
流化床干燥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加热的空气将湿颗粒吹至沸腾呈对流状态,热空气将蒸发的水分或有机溶媒带走,实现对湿颗粒的干燥,这就涉及到空气的处理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制造商对空气处理单元的配置为:初效过滤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风机—中效过滤器—流化床干燥机,就这样简单。显然,这与用户的需求有极大的关系,用户提出的要求低,则制造商的配置也低,这里我们仅以GEA的制粒联动线中的流化床为例,来谈谈配置与节能的关系。空气处理单元的配置和参数要求:
(1)进风温湿度可调节至工艺要求的参数范围,t为80℃、RH为20%;
(2)冷冻水降温除湿,盘管采用铜管、铝肋片式,冷冻水采用工艺冷冻水系统的冷冻水,温度7~12℃;
(3)加热器热源为工业蒸汽,应注明压力、温度耗量要求;
(4)过滤器采用(G4+F8+H13)三级过滤,H13需进行PAO检漏测试、验证,说明检测、更换的时间;
(5)箱体要求:中后内壁为不锈钢板,中前为镀锌钢板,壁板具有保温防冷却功能;
(6)冷水、蒸汽的进出采用PLC电动阀或气动阀门根据设定的温湿度自动控制;
(7)G4、F8、H13有压差显示装置,并在PLC具有压差报警功能(压差不在PLC上显示);
(8)过滤器更换拆卸方便;
(9)配置表冷器排水存水弯,积水盘材质为304不锈钢,无漏水,排水顺畅,集水盘无积水;
(10)出风口配置电动调节阀门,开度可通过PLC控制。






流化床干燥器克服了单层流化床干燥器的缺点,停留时间分布大大变窄,产品的干燥程度均匀,易于控制产品的干燥质量。由于停留时间减少,热,故适用于降速干燥阶段较长的物料,以及湿含量较高物料的干燥。已应用于涤纶切片、水杨酸钠、氨基匹林、土、金、四环素、淀粉制粒、糖粉等物料的干燥。
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的干燥时间可以任意调节,并可得到干燥均匀的产品。适用于各种难干燥的粉状物料和热敏性物料的干燥。如聚树脂、聚树脂、尼龙1010、邻甲酸、土、氯、四环素、糖粉等物料的干燥。

流化床干燥机的制药应用
流化床干燥机采用振动电机驱动,运转平稳,维修方便,噪音低,寿命长。流态化匀称,无死空隙和吹穿现象,可以获得均匀的干燥,冷却制品。适用于化工、制药、食品、脱水蔬菜、粮食、矿产等行业的粉状、颗粒状物料的干燥、冷却等作业。如:柠檬酸、味精、硼砂、硫铵、复合肥、萝L、丝、豆粕、酒糟、种子、矿渣、砂糖等。
流化床技术早期应用于干燥工业是1948年在美国建立多尔-奥列弗固体流化装置,而我国是在1958年以后开始应用流化床技术,首先是在工业上应用,继后被广泛应用于化肥、颜料、塑料、制药等方面,其中,其应用在制药工业是在1980年以后,那时只应用在固体制剂的干燥。而今流化床技术在制药工业已从单纯的流化床干燥发展到流化床包衣、流化床制丸、流化床混合及流化床粉碎,特别是近年所延伸至包衣、制粒(丸)功能,新功能与原传统的制剂工艺相比体现出更多的优势。
